91论坛

副教授

于涛

职称:副教授 学位:博士

性别:男 职务:

电话:18817846371 邮箱:[email protected]

办公地点:

研究方向:数据驱动的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演化研究。

个人简介

于涛,男,1989年2月出生,汉族,91论坛 工程管理系 “百人计划”杰出人才副教授,擅长运用数据挖掘、社会网络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复杂社会系统计算实验、人机系统分析、计量经济模型等研究方法。

教育与背景

(一)教育背景:

2018.03-2023.07,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管理系,博士后,合作导师:王要武教授;

2015.02-2019.03,香港理工大学,建设与房地产系,博士学位(中港双博士学位项目),导师:沈岐平讲席教授;

2012.09-2017.12,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方向),博士学位(硕博连读、中港双博士学位项目),导师:施骞教授;

2008.09-2012.06,青岛理工大学,工程项目管理、经济学,双学士学位

(二)工作背景:

2018.03-2023.08,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管理系,讲师,硕士生导师。

2023.09-今,91论坛 ,工程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91论坛 兼职

[1] EI检索国际会议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Management(清华大学A类会议副秘书长组委会成员

[2] SCI检索期刊《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的review editor、编委

[3] 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编委

[4] FMS列表的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特刊客座编辑

[5] 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工程管理学报》英文编辑。

[6] 《重庆大学学报》、《工程管理学报》、《Energy Polic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Habitat International》等10余本国内高水平期刊或JCR 一区SCI/SSCI国际期刊的匿名审稿专家。

关键业绩简介

研究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6项课题,作为课题骨干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等9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共计发表91论坛 论文30余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0余篇篇,其中SCI/SSCI检索论文17中文科技核心期刊1篇,EI检索论文291论坛 研究论文3篇,包括:ESI高被引论文2篇,JCR Q1的高水平期刊论文11篇,FMS列表期刊论文11篇,其中10篇论文最新影响因子过54篇论文最新影响因子过10。目前担任国际91论坛 会议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Management (EI检索, ASCE协办,清华大学国际顶级会议)副秘书长、《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等三本SCI期刊的review editor编委、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编委、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ESCI检索FMS认定的顶级期刊客座编辑、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工程管理学报》英文编辑等职务,获得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授予的高等院校建筑类专业青年学者课题遴选活动优秀学者称号,并成为《Energy Policy》、《Habitat International》、《Land Use Policy》等JCR 一区顶级期刊的匿名审稿专家。此外,还积极推动91论坛 成果的产学研转换,参编本科生专业课程教材1部(副主编,普通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研究生专业课程教材1部;作为高校方项目负责人参与住建部组织的《建筑法》修订研究、中国建筑业协会组织的《中国建筑业发展白皮书》编撰(副主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组织的《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发展报告》;参编国家标准《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应用技术规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术语标准》,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全过程咨询服务管理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全产业链资源消耗效益评论标准》,为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带来一定效益。

申请人目前主要专注于两个研究方向:数据驱动的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研究

研究方向一:数据驱动的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研究

随着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等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我国工程建设已经进入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工程项目中蕴藏着大量的数据资源,以港珠澳大桥、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大型工程为例,与其相关的数据既涉及与项目前期规划、工程设计、现场施工等过程相关的内部数据,又涉及与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干系人诉求等相关联的外部数据;既涉及RFID、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可以采集的工程物理数据,又涉及通过互联网等形成的如民众诉求、舆论导向等虚拟世界数据;既涉及结构化的数据,又涉及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如何分析这些多源异构数据对工程项目的潜在影响,对表征技术、组织、资源、环境等异质要素的数据进行有效集成并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用于复杂建设过程的决策与管理中,是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申请人从大数据集成分析的研究视域出发,借助复杂网络、社会计算实验、数据挖掘、人机系统解构、计量经济分析等数据提取、分析手段,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工程系统数字仿真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与计算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揭示复杂工程系统演化与平衡的客观规律,并提出数据驱动的复杂工程管理方法。申请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与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支持,发表SCI/SSCI检索论文6篇,其中《Factors Affecting the Utilization of Big Data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一文探索了复杂工程项目大数据应用的核心领域与研究要素;《Making incentive policies more effective: An agent-based model for energy-efficiency retrofit in China》通过数据驱动的计算实验手段分析了节能改造项目的干系人互动机理与政策制定策略;《Evaluating different stakeholder impacts on the occurrence of quality defects in offsit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 Bayesian-network-based model》基于贝叶斯算法,结合项目质量数据,评估了不同工程系统主体对项目最终质量的影响机理。

研究方向二: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研究

截止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60%水平线,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农村向城镇人口迁移,促成了飞速的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转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曾赞叹:“中国的增长奇迹是史无前例的奇迹,而城镇化的过程正是中国增长奇迹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令人振奋。”毫无疑问,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为中国的崛起注入了无穷的动力。与此同时,以领导者经验为主导的城市管理手段也备受质疑,交通拥堵、住房结构性失衡、无序蔓延、环境污染无不是城市管理失效的产物。如何实现城市科学管理已成为研究者与城市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难题。城市是自然景观、人造环境、商业业态、社会文化、人类活动等多源异构要素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演化与平衡规律具有深度不确定性、高度动态性与时空多尺度性。城市的复杂性随其规模呈现出非线性指数增长趋势,为城市管理带来极大挑战。申请人基于智能算法、数字孪生、数据挖掘等大数据分析工具,针对城市空间的复杂性特征展开全景式分析,基于城市的数据逻辑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进行复杂性降解,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决策方法。申请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SCI/SSCI检索论文5篇。例如,《Rethink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Urban Cen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 Distribution: A Framework Based on Point-of-Interest Data》一文利用百度热力图大数据,借助地理空间聚类算法,对城市功能中心分布规律进行深度剖析;《An optimization model for managing stakeholder conflicts in urban redevelopment projects in China》集成了混合整数线性优化算法与Pawlak冲突分析理论,结合多源项目数据,对城市更新决策中的潜在冲突行为进行分析,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科学管理依据;《How to identify urban centers/subcenters in metropolises? An analytical review》对城市中心与空间结构解析的多种数据分析算法进行系统综述,厘清了这一领域的知识脉络与理论谱系,并识别了未来该领域的潜在研究方向。

所主持91论坛 项目列表

[1]工程项目干系人目标冲突的网络结构效应、动态演化路径及适应性控制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20.01-2022.12. 主持. 19万.

[2]工程项目干系人冲突管理的平行系统研究. 中国博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9.06-2021.02. 主持. 5万.

[3]基于计算机仿真与可视化技术的建设项目干系人管理91论坛 案例设计.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的教育91论坛 改革研究项目. 2019.09-2020.09. 主持. 1万.

[4]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阶段的专业建设改革. 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 2020.08-2020.02. 主持. 2万.

[5]《建筑法(修订)立法研究》技术咨询.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2022.09-2023.09. 主持. 10万.

[6]中国建造质量安全一体化治理模式研究.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项目. 2020.08-2020.12. 主持. 15万.

部分代表性论文及著作列表

[1] Huo, T., Ma, Y., Yu, T. *(通讯作者), Cai, W., Liu, B., & Ren, H. (2021). Decoupling and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carbon emissions from residential income: Evidence from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China.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86, 106487. (ESI高被引论文SSCI检索、JCR 1、最新影响因子6.122)

[2] Liang, X., Yu, T. *(通讯作者), Hong, J., & Shen, G. Q. (2019). Making incentive policies more effective: An agent-based model for energy-efficiency retrofit in China. Energy Policy, 126, 177-189. (ESI高被引论文,SCI&SSCI双检索、JCR&中科院双 1区、最新影响因子7.576)

[3] Yu, T., Liang, X., & Wang, Y. (2020). Factors Affecting the Utilization of Big Data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SCE-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46(5), 04020032. (SCI检索、JCR1、最新影响因子5.292)

[4] Yu, L., Zheng, W., Yu, T.*(通讯作者), & Wu, Y. (2021). How to identify urban centers/subcenters in metropolises? An analytical review. Habitat International, 115, 102397. (SSCI检索、JCR 1区、最新影响因子5.205)

[5] Yu, T., Shen, G. Q., Shi, Q., Lai, X., Li, C. Z., & Xu, K. (2017). Managing social risks at the housing demolition stage of urban redevelopment projects: A stakeholder-oriented study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35(6), 925-941. (SSCI检索、JCR 1区、最新影响因子9.037)

[6] Yu, T., Shi, Q., Zuo, J., & Chen, R. (2018). Critical factors for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practice in HOPSCA projects: A case study in China.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37, 93-103. (SCI&SSCI双检索、JCR 1区、最新影响因子10.696)

[7] Yu, T., Shen, G. Q., & Shi, Q. (2016).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quality of design-bid-build and design-build delivery methods. ASCE-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43(4), 04016111. (SCI检索、JCR1、最新影响因子5.292)

[8] Wang, Y. N., Xue, X.L., Yu, T. *(通讯作者) , Wang, Y. W. (2020) Mapping the Dynamics of China’s Prefabricated Building Policies from 1956 to 2019: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SCI&SSCI双检索、JCR 1、最新影响因子4.799)

[9] Yu, T., Liang, X., Shen, G. Q., Shi, Q., & Wang, G. (2019). An optimization model for managing stakeholder conflicts in urban redevelopment projects in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12, 537-547. (SCI&SSCI双检索、JCR&中科院双 1区、最新影响因子11.072)

[10] Yu, T., Man, Q., Wang, Y., Shen, G. Q., Hong, J., Zhang, J., & Zhong, J. (2019). Evaluating different stakeholder impacts on the occurrence of quality defects in offsit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 Bayesian-network-based model.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14, 118390. (SCI&SSCI双检索、JCR&中科院双 1区、最新影响因子11.072)

[11] Yu, T., Shen, G. Q., Shi, Q., Zheng, H. W., Wang, G., & Xu, K. (2017). Evaluating social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housing demolition in Shanghai,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53, 26-40. (SSCI&SCI双检索、JCR&中科院双 1区、最新影响因子11.072)

[12] Liqun Xiang, Tao Yu (Corresponding author), Yongtao Tan, Xin Jin and Geoffrey Shen. (2020). Understanding Stakeholders’ Concerns of Age-Friendly Communities at Briefing Stage: A China Study. In ICCREM 2020 (EI检索, Best Paper Award )

[13] 于涛 & 申瑾.(2022).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阶段工程管理人才培养91论坛 改革研究. 工程管理学报(04),153-158. (91论坛 类论文、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14] 满庆鹏、孙成双、于涛(副主编)、孙立新(2021).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91论坛 与人才培养

于2018年参加黑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完成全部课程并顺利通过考试,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主持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的教育91论坛 改革研究项目1项,参与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91论坛 改革研究项目1项。在《中国建设教育》杂志发表91论坛 研究论文2,并参编本科生专业课程教材1部(副主编,普通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研究生专业课程教材1部。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

承担运筹学(32学时)、城市开发与城市更新(32学时)、城市开发与城市更新课程设计(16学时)三门本科生课程,工程管理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24学时)研究生课程,负责2018年新生认识实习组织工作,并指导91论坛获得“易居杯”第二届全国高校房地产创新创业邀请赛全国总决赛最佳经济分析作为第一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5名(全部毕业),辅助学科组其他教师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3名。

各类奖励

[1] 2020 ICCREM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2020,排序2,通讯作者EI会议

[2] “高等院校建筑类专业青年学者课题遴选活动优秀学者”(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授予)

[3]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优秀课题结题

[4] “易居杯”第二届全国高校房地产创新创业邀请赛全国总决赛最佳经济分析奖(2019,排序2)

[5] 2017 ICCREM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2017,排序4,EI会议


社会服务

参编国家标准《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副主编《中国建筑业发展白皮书(2020)》,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术语标准》,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全过程咨询服务管理标准》,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全产业链资源消耗效益评论标准》。

地址:91论坛 城外环西路230号行政东楼后座630     综合办:020-39366799

学工办:020-39366267   教务办:020-39366419   学科与研究生办:020-39366453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91论坛-91社区-91porn

访问量: